Skip to main content
Support

采访:减少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March 2, 2023 - English version here

20 年前,陈凯文(Kevin Chen)开始从事农业研究时,中国大多数养牛场都是小型家庭农场。他那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中既没有牛奶配送或也没有冰淇淋。如今,这些农场已被饲养数万头牛的大型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政府多年来对奶酪、酸奶和牛奶的推广,乳制品已成为许多中国人饮食中的常规组成部分。 

过去 50 年间,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增长了 15 倍,成为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2021 年,中国牛类排放的甲烷是新西兰这个乳制品生产大国的三倍。陈凯文现在是国际粮食与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an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IFPRI)东亚及中亚办事处的负责人,他是减少乳制品行业温室气体“蹄印”的项目领头人。 

减少乳制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错失良机 

为实现宏伟的的去碳化和污染控制目标,中国领导层长期以来一直将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放在首位,而对农业排放的重视程度则要低得多。乳制品行业虽然尚未被列为气候行动的优先级,但鼓励在农场建设沼气设施以处理和防止粪便废弃物渗漏到水道的政策有助于减少甲烷的排放。此外,中国农科界也认识到必须减少养牛场的甲烷排放,并促进生物技术和粪便管理方面的创新。 

减少乳制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实现中国的 2060 年碳中和目标,以及在 2022 年 COP27 气候峰会上做出的遏制甲烷排放的承诺。中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气候政策,激励更多的科研和投资,以实现养牛场和更广泛的农业部门的去碳化,同时确保就业和粮食安全。 

中国环境论坛(China Environment Forum)采访了陈凯文,畅谈他多年来在可持续发展乳制品方面推动科学政策制定的工作心得,特别是他近期在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onsortium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s,简称CGIAR)支持下开展的“减缓+”(Mitigate+)中国项目。 

中国环境基金会: 在中国,尽管农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投入很大,但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农业受到的政策关注却较少。这是为什么? 

陈凯文: 农业仅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5%,与能源和工业等高碳行业相比,农业对减排政策的吸引力较小。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整个食品系统,从农业和食品加工到运输、加工和废弃物处理,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差不多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8%到 10%。此外,一些农业气候行动不仅能减排,还能固碳。森林、草地和耕地都有助于固碳。农业部门的碳汇在帮助中国实现 2060 年碳中和目标上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 

中国环境基金会: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包括国际粮食与政策研究所发起了“减缓+”项目,研究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你们为什么选择乳制品行业作为气候与食品工作的起点? 

陈凯文:首先,“减缓+”项目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CGIAR气候变化、农业和粮食安全研究项目(Research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成功开展的乳制品行业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的。我们选择乳制品行业,也是因为每头奶牛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很高,约等于两头肉牛或16头猪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此外,随着中国养牛场的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我们看来有更大的潜力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 

中国环境基金会: 您可以进一步介绍一下“减缓+”项目的影响吗? 

陈凯文:“减缓+”项目仍处于第一年,还没有取得重大成果。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中国制定乳制品行业低碳战略和行动计划。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改进中国乳制品行业甲烷排放的数据收集,并明确可以降低甲烷排放的政策和方法。我对一个实验性示范项目尤为感兴趣,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激励改变养殖方式,以减少排放并扩大规模。然后,我们会把这项研究从农场带到政策研讨会。通过政策简报和对话的方式,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引导政策朝着更加科学和以数据为基础的方向推进。 

中国环境基金会: “减缓+”项目有哪些初步的政策建议? 

陈凯文:在中国,牛奶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因此我们鼓励政策制定者要格外关注能够提高牛奶产量的低碳技术。我们还强调了中小型养牛场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有很大的提高生产率的空间。另一个重点是动物饲料方面的技术创新,这对减少牛类打嗝和放屁有很大的影响,打嗝和放屁是养牛场甲烷排放的两大来源。我们还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拿出更有参与性的方案,让私营部门和科研界参与到遏制乳制品行业甲烷排放的工作中来。 

中国环境基金会: 您认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去碳化的政策和投资中有哪些可以互惠的效益? 

陈凯文:气候政策必须惠及奶农的生计。因此,政策需要鼓励奶农采取各种措施,例如改进饲料,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产量和利润。目前,我认为对于养牛场来说,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激励措施。这需要政策和金融领域的协调,创立能够激励农业气候行动的市场。为农民提供贷款的绿色金融将是关键。但我们仍需要明确利率和贷款期限应该是多少。 

中国环境基金会: 您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美两国在农业和气候问题上有好的合作机会吗? 

陈凯文:我希望能有机会。美国是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中国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它们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如今,中国政府对双碳目标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承诺为中国在农业领域采取气候行动打开了一扇门。我希望中国能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在农业领域试点新气候减缓融资和新政策方面走在了前面。 

About the Author

Josie Liu


China Environment Forum

Since 1997, the China Environment Forum's mission has been to forge US-China cooperation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We play a unique nonpartisan role in creating multi-stakeholder dialogues around these issues.  Read more